50个小时的可用性测试带给我的启示

移动开发
本文作者是一位UX玩家、交互设计师、曾经的视觉与前端、猫奴、guitar fucker。本文主记录了作者花费50个小时用于可用性测试,并且用其余的时间则主要用来进行实际的设计工作,或是与客户、开发者、分析人员等进行沟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作者是一位UX玩家、交互设计师、曾经的视觉与前端、猫奴、guitar fucker。本文主记录了作者花费50个小时用于可用性测试,并且用其余的时间则主要用来进行实际的设计工作,或是与客户、开发者、分析人员等进行沟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下了好大的雪。上海这地方要积雪不是很容易,印象里只有2008年初的那次;更多时候即使漫天飞扬着雪花,最终还是好像下了场雨一样的到处是水。

 

所以每到冬天的这种时日,就会想到小时候在北方的样子。高三那年入冬之后,喜欢在每个周六的晚上花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外面骑车或是溜达,而且每逢这种时候只听枪花的Use Your Illustion 1,***在听到Dead Horse或是Coma的时候回到家;若是遇到雪天,则必定是Metallica的黑专辑。走在积雪上面,路上没什么人和车,夜晚很黑,但雪被路灯映照的很白很亮,那样的情景在当时觉得好像做梦一样,如今回想起来却好像可以伸手抓住一样,有种温暖的感觉。

说着说着还有点入神了;此时此刻是现实当中上海的晚间,外面依旧飘着雪,落在地上蛮尴尬的化去了。打住叭,来看这周的译文。原文作者总结了过去一年当中在一些项目的可用性测试里得到的经验收获,虽然有些东西看上去像是老生常谈,但经过实践检验之后所提炼出的要点也许正是我们平时自认为精通但很容易忽略掉的;至少我自己是这样的赶脚。走着叭。

2012年里,我(英文原文作者)在TH_NK里大约花费了50个小时用于可用性测试,其余的时间则主要用来进行实际的设计工作,或是与客户、开发者、分析人员等进行沟通。在这些可用性测试当中,经过对被测者行为的观察以及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我对一些一直以来虽有所了解、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时常会忽视掉的设计原则有了更加贴近实践的认知,另外也发现了一些从前没有想到过的问题。时值岁末,我将这些经过实践验证的设计要点作以小结并分享给各位,希望能够为大伙来年的工作带来一定参考和借鉴的价值。

1.你不是你的用户

扪心自问,我们真的很容易忘记一件重要的事情:用户并不会按照我们设想的方式去行事。作为产品和设计方面的从业者,我们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太了如指掌了,对产品的功能逻辑及设计方案太心知肚明了;即使是作为第三方咨询顾问一类的角色,你也很容易把事情考虑的过于理所当然,认为“外界”的人能非常清楚的理解你所要表达的东西。

而事实上,多数用户在实际上手使用之前,并没有和产品产生长久的关联;对于我们来说很显而易见的东西在用户看来很可能需要一定的辅助才能理解并正确操作。交互模式是否符合直觉,是否能够保持足够的一致性以符合用户逐渐建立起来的心智模型,用户界面是否会在必要的环节提供足够有效的辅助引导,这些都是我们在为核心功能打造设计方案的同时必须考虑到的问题。

2.导航至首页

在很多场可用性测试当中,我们都观察到,其实会通过点击页头logo回到首页的被测者很少;多数人都试图通过点击浏览器上的后退按钮来实现这个目标。虽然对于设计师来说,将logo链接至网站首页的做法是一种早已被普遍接受的规范,但事实上普通用户对这一点的认知似乎并不是那么的根深蒂固。

3.通过下拉列表选择国家

我们曾经对一个面向全球的在线零售网站的支付环节进行过可用性测试,从中我们发现,在选择国家的时候,很少有用户懂得通过首字母快捷键来快速定位国家选项在下拉列表当中的位置,然后通过上下箭头按键进行调整并敲击回车或空格键来完成选择。绝大多数的用户仍然是使用鼠标将列表点开,上下寻找并点击选取。

其实下拉列表易用性的问题(特别是那些所包含的选项超过了7个的列表)早就引发过广泛的争论,使用快捷键进行操作的方案也是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而孕育而生的,但在现实当中我们仍然发现有那么多的用户实际上并不了解这种重要的导航操作。

01-form-selection-drop-list-usability-test-user-experience-design.jpg

Christian Holst在重新设计国家列表一文中介绍过一种蛮有意思的解决方案,虽然我们还没有对这种方案进行过量化的测试,不过至少它看上去确实比传统的下拉列表方式要好用。

4.拖放

虽然对于我们这些“专家级”的用户来说,拖放是一种很直白、很酷的交互方式,但在可用性测试当中我们发现,很多人根本无法意识到这种操作方法的存在。如果你的产品核心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类操作方式,那么所面对的风险也许会很大。

如果确实要采用这样的交互模式来实现功能互动,那么要确保在界面当中为用户提供足够明显和易懂的操作提示,另外***考虑提供某种相对传统替代方案,使用户在没有意识到拖拽方式的情况下依旧可以通过他所能了解的操作方法完成目标。

依赖于某种“高级”操作方法才能实现重要功能的产品,总会在某种程度上将一部分用户拒之门外。追求更酷更出彩的交互设计模式,还是追求产品功能的易懂易用,很多时候这是个需要根据实际目标进行权衡的问题。

02-google-drag-drop-usability-test-user-experience-design.jpg

5.安全性

在之前提到的对某在线零售网站进行的可用性测试当中,我们发现用户对于“安全性”的态度是有所不同的。某些被测者愿意提交任何信息,而另外一些则非常谨慎,他们必须在充分相信该网站之后才会提交个人信息。所以,在网站的全局体验,特别是支付环节当中充分体现服务的安全可信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方面,亚马逊有一些非常经典的实践方法,例如登录按钮上的“使用安全服务器登录”文案。这些小细节可以潜移默化的提升产品在可信度方面的表现,使服务更加符合用户对于安全性的期望。

其实安全性的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在测试中体会最深的实际上是这类细节元素对于增强用户安全感所起到的作用。

03-security-amazone-sign-in-server-usability-test-user-experience-design.jpg

6.使用合理的默认值

与用户输入息息相关的表单是提升转化率的重要交互元素(推荐阅读:表单设计与转化率的提升)。在很多时候,表单对于产品整体体验的提升也是非常关键的:完成目标的过程当中所需要的用户输入越少,体验越流畅。所以,在必须由用户完成输入的环节当中提供足够合理的默认值就变的非常重要了。

另外,使用提示文案作为文本框的默认占位文字也是一种不错的实践方式。传统的标题label虽然在可读性方面没什么问题,但毕竟还是需要用户首先阅读它,然后再到相应的文本框当中进行输入;而这种方法可以让用户只聚焦于一个对象。

7.基础

多数测试流程都表现出了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用户会在简单和基础的操作当中产生愉悦的感受。确实,如果连最基本的可用性易用性都没法保证,那么片面追求炫酷复杂的交互模式显然是南辕北辙的。

我们这些业内人士花了太多时间来研究和使用各种网站服务,我们过于精通那些相对高级的交互方式了,以至于忘记了其实对于多数普通用户来说,很多操作方法并没那么简单;在他们看来,网站和移动应用仍然是一类能够带来迷惑的东西。如果你的目标用户当中确实包括这类人群,那么最稳妥的方式就是使用那些能够让多数人立刻上手的、已经经过时间验证的基础设计模式,以增大他们完成目标任务的几率,提升产品的体验满意度。

8.设计你的内容

对于某些类型的网站和应用来说,内容就是用户前来访问的关键目的所在。这里所说的内容包括文字、媒体文件以及任何可以支撑起核心任务的信息构成。要打造引人入胜的产品体验,内容本身同样是需要精心设计的。

同样的内容,输出到不同的页面框架当中,最终的视觉效果也会具有很大的差异,也许有些页面看上去非常精干,而另外一些则显得缺乏凝聚力。在设计内容时,要确保其自身具有良好的语义化结构,标题清晰,段落明确,层次分明,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效的根据整体页面环境设计出更易读、更具适应性的内容。

Gather Content是一款很棒的内容编辑工具,你可以参考他们在信息管理、组织和呈现方面的一些做法。

04-content-information-gather-content-cms-usability-test-user-experience-design.jpg

9.最小化的思想

试着在单位时间周期当中尽力做好一件事,而不是面面俱到。将全部力量集中在足够验证你们想法的最小产品形态上,排斥掉有可能产生杂音或牵扯团队精力的非重要元素。

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拖放操作的例子,如果你在可用性测试当中发现多数用户根本不了解某种类型的操作方式,而这种方式又不是完成目标任务所真正必须的,那么不妨砍掉它。与其在这些方面花费设计与开发的资源,还不如把精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事情上,让产品对目标用户当中的大多数更易用。

10.正确的工具,正确的方向

作为UX圈子里的人,我们当中的多数都很着迷于各种设计工具及新技术。你时常可以看到一些设计师纯粹只是为了用一种工具而用用一种工具。学习新技术与新工具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与精力的,我个人认为,当你准备尝试某种新东西之前,至少要确保自己不是为了用它而用它。

我们的工作归根结底不是为了制作交付物,而是作为产品流程的一个环节尽力将项目朝着目标方向去推动。问问自己“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对整个产品和业务来说能带来怎样的价值?”,如果没法准确的回答,那么也许应该停下来思考一下了。

坦诚的讲,其实50个小时的可用性测试并不算很多,不过即使时间再少、量再小,它能给产品人员及设计师们带来的意义和价值也是不容低估的。尽量抽些时间,向一些目标用户展示你们当前的产出,听听他们对你们的产品概念及设计方案的想法和反应,看看你们当前在做的事情是否在正确的轨道上——你往往可以从可用性测试当中了解到很多之前没有发现的潜在问题,或是挖掘出之前根本无法意料到的重要需求。

【编辑推荐】

  1. Android UI测试框架zinc30
  2. XCode下的iOS单元测试
责任编辑:张浩 来源: beforweb
相关推荐

2012-09-07 09:57:14

2017-11-28 16:37:19

黑五

2024-02-27 09:48:25

Redis集群数据库

2020-06-10 07:40:36

CPU内核态多线程

2016-07-14 10:38:51

2016-12-15 14:23:49

Linux

2011-04-15 12:30:51

网站可用性WEB

2012-07-04 11:21:07

OpenStack

2011-08-23 09:00:47

可用性五个九

2018-03-26 10:56:04

2009-12-07 09:12:52

2012-02-13 23:20:18

linux集群高可用

2013-12-04 09:52:50

hadoop

2023-08-31 08:28:32

软件窗口TTN_SHOW

2011-02-18 17:54:36

网站首页 PET

2017-08-24 17:05:06

2018-02-28 07:31:51

数据中心可用性IT设备

2017-03-07 16:49:45

2015-02-06 09:37:13

程序员

2015-08-05 17:16:17

电影ip像素游戏像素大战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