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N9不跟随 让手回归自然

移动开发
51CTO编者按:本文虽然转自诺基亚官方博客,并且加上了N9的广告词,但是本文绝不是一篇N9的软文,诺基亚N9从上市以来一直深受多方关注,其中不乏在智能手机细分领域颇有见地的发烧友。本文从不同角度跟大家分享了对诺基亚N9滑动操作的理解。

N9由“范爷”代言。其微电影《不跟随》给力十足!近来又有《不跟随》的同名歌曲,诺基亚看来是下了血本了。

不过诺基亚N9从上市以来一直深受多方关注,其中不乏在智能手机细分领域颇有见地的发烧友。本文从不同角度跟大家分享了对诺基亚N9滑动操作的理解。

以下为网友撰写的全文:

你是否喜欢twitter(或weibo)客户端的下拉刷新功能?你是否喜欢“切水果”,“打小鸟”?你是否喜欢滑动 Android 的增强状态栏?你是否喜欢向下滑动来关闭ios的多任务栏?虽然点击任何一个区域都可以关闭它。你是否喜欢在webos中将卡片滑出去的快感?

……

对于手机,对于Nokia,对于交互设计,我想说的太多,今天只谈滑动手势的交互内涵。

手机交互是什么

 通俗来讲,我们使用手机,其实是我们和手机之间的一种交流,我们把我们的想做的事告诉它(输入),它告诉我们结果(输出)。而交互,即是输入输出的方式。举一个直观的例子,弹钢琴,手按动琴键,琴键状态发生改变并发出声音,手按琴键这个动作就是一种输入方式,也就是人与琴交互的一部分。在手机上,交互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引导用户完成所需的操作。

交互过程是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触屏和手的交互方式

 归纳一下,分为两类:

一类为“点”,包括单击,双击,长按,可以是单指,也可以是多指,目前各手机系统主要为单指。

一类为“滑”,包括单指的各个方向的滑动,双指靠拢滑动,双指相离滑动,双指同一方向的滑动等。

“点”与“滑”都是一种输入方式。

 “点”与“滑”可以自由组合,如ios中长按图标再滑动可以改变图标的位置。从这一点上讲触屏设备输入方式是丰富的。   

输入的方式是可以创造的,“点”有三个变量:点击时间,点击次数,手指数量,但这三个变量在实际设计中不能有很大幅度的变化;“滑”有四个变量:距离,方向,手指数量以及加速度,特别是方向,可变的范围较广,所以它可以创造的输入方式较 “点”多。

“点”虽然有时间变量,但最常用的单击,是瞬间完成,而“滑”有一个时间过程,这让手参与交互的时间得到了保障。更重要的是“点”相对于触摸平面是静止的,而“滑”是运动的,而交互过程是一个运动的过程,滑动手势将有利于将手参与到交互过程。所以说滑动的感觉好在,用户可以亲身体验交互操作和结果之间的联系(即交互过程)。

给交互方式定义功能更是创新(如twitter客户端将下滑操作定义为刷新),虽然在计算机发展史上约定成俗了单击就是“确定,进入”的功能并延续到了移动设备。但因为滑动具有方向性,它的可塑性很强。

“点”一般有特定的交互对象,需要精准定位,而手与触屏接触面较大,所以误操作高,又因为“点”过程很快,导致容错率低。而“滑”的交互对象经常是整个屏幕,这样可以不用眼睛,直接用手的触觉定位(整个屏幕都是控件),所以可以实现Marko提到的所谓的抬头操作,不用精准定位也让用户感觉轻松。又因为滑动有一个时间与空间上的过程,滑动完成才算输入完成,容错率较高(滑动中途可以反悔,但也有例外,比如webos的手势区向上滑动)。

 滑动手势与移动设备交互系统

 滑动手势在客观上产生了移动,理论上移动设备交互系统上所有的有关移动(如层级的移动)的操作都适合用滑动手势来实现,这样,通过滑动手势,不仅实现了输入操作,也让手直接参与了交互的过程,这样,我们的手不仅可以在页面内移动内容,也可以在多层页面中来回轻松切换,很多时候,用户希望参与交互的过程,这会产生控制感,提高操作的乐趣。

同理,互联网的本质是信息的移动,实现互联网终端与终端之间的联系。所以在交互设计上,能利用滑动手势直观的体现一些互联网信息的传送,如我给好友发送一些信息,可以这么设计交互。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势必会促进手机滑动手势的发展。

 模拟式交互系统

 触控设备普及以前,我们是借助鼠标,键盘,手写笔等输入设备间接的与操作系统进行交互,现在,我们可以和触控产品直观的交互了(向Jobs致敬),但问题接踵而至:

首先是操作的一致性问题,ios,android,还是symbian,wp7,都留有物理按键,我们需要在按键和触屏中切换,操作流畅性被中断了;

其次是页面上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控制按钮(后退键,删除键等等),在有限的屏幕上占用了不少空间,更糟糕的是经常误操作(不是有经典的iphone打字打到一半就发出去了吗),导致一部分人重新用回键盘手机;

再次是随着app功能的增多,想实现更多的功能只能增加更多的层级,层级之间的移动也会更为频繁,但点击后退按钮显然不够轻松。

其实,我们一直没有摆脱语义化的交互模式,从dos到windows,从键盘手机的操作系统到之后的各种触屏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在操作的时候大多还是采用文字或者符号的方式来给用户做页面导航,后退键,菜单键,home键等比比皆是,个人觉得语义化的交互模式更适合声控系统,在图形系统里应该有自己的交互模式。

让我们现在回到文章开头的例子,为什么我们喜欢上面这些操作,除了我们手痒痒爱滑动外,它们都将页面拟物化,这样直观,学习成本低;用滑动手势控制拟物化的页面,有控制感;手参与了整个交互过程,手势操作(输入)与页面反馈(输出)同步,感觉流畅,真实,亲切,和现实生活的经验一致。

移动设备交互系统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帮助用户在不同页面中进行导航,也就是在不同页面之间移动,将页面拟物化后(让用户可以将页面理解成为一个物体,如一个卡片,而不仅仅是页面内的视觉设计拟物化),通过滑动手势具有的物理特性(方向,距离,加速度等),实现直观的移动页面的操作,再加上一个符合心理模型的系统框架,把页面有序的,易懂的,直观的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交互系统,暂且将之成为模拟式交互系统。

模拟式交互系统的特点:

及时反馈:输入与输出操作需要同时进行,即保证了流畅的操作体验,又让用户感受是自己在操控,而不是让人觉得先告诉手机干什么,手机完成后,再告诉我们结果。

无缝链接:在页面与页面切换时,要保持页面的平滑过渡。

永远知道自己的位置:符合心理模型的系统框架,让用户不在系统中迷失方向。

让手回归自然

先谈谈iOS,Android,Symbian3,WP7,我把它们归纳为语义化的系统,虽然有交互过程的动画效果(WP7的页面过渡动画效果做的很好),有拟物化的页面(iOS经常强调拟物化页面,WP7也将应用页面在视觉上卡片化了),但都没有全部结合滑动手势,而大多是采用点击按键或者虚拟按键完成系统级页面移动的交互,例如,打开多任务窗口,iOS双击home键,Android,Symbian3长按home键,WP7长按返回键。

 

Android的增强状态栏以及模仿它的iOS5中的通知系统的交互模式是模拟式的,但整个系统并没有一致的采用这种交互方式,所以我没把它们称为模拟式的操作系统,但相信不久的将来,它们会更多采用这种交互方式,近期看好WP7,特别期待WP7版的Nokia。

再谈谈WebOS,手势区向上滑动手势进入卡片式多任务窗口,对卡片向上滑动关闭程序,已经成为经典,个人非常喜欢,拟物化的页面,流畅的滑动手势都非常棒,但在手势区向左滑动执行后退感觉不够直观,系统的构架难懂(多任务页面,应用页面与应用列表的关系没有拟物化逻辑,很难建立合理的心理模型)。

在N9上,滑动手势得到了进化,将手势区扩展到整个屏幕外框,正面也取消了所有的实体触控按键,屏幕采用的“Air gap-less”技术有助于增强拟物化页面真实感。

在系统框架上采用了全新的“三主屏”(我觉得这是N9在交互上最大的创新), 层级十分简单,就两层,大爱之,一层为三主屏界面,一层为应用层,配合卡片式页面(多任务窗口每个页面都有圆弧,类似卡片),很容易建立合理的心理模型,合理的心理模式可以让用户直觉式的操作,不会迷失方向,这是相对于WebOS最大的改进。

最独特的一点,在N9中,所有的滑动手势都是可反悔的,只要你不抬起手指,容错率很高,当然付出的代价是页面切换比较慢,广告语中叫优雅,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啊。

N9滑动手势的背后是模拟式交互系统,官方成为swipe系统。

swipe系统,用手势去探索,让手回归自然。

N9的滑动手势与swipe系统

我将用N9各层级页面之间的移动来阐述滑动手势在swipe系统上的重要意义。

1:解锁页面

我们可以将它理解成为一个覆在主页面上的卡片,双击解锁(可以取消,直接电源键解锁),从外框向内滑动进入主页面,就像将一张卡片滑走的感觉。而直板键盘手机采用按键解锁,iOS,Android,WebOS需要对特定对象定位后滑动解锁,Symbian采用解锁键滑盖,翻盖手机采用滑盖,翻盖解锁,相比之下,N9可以和滑盖,翻盖手机一样采用闭眼操作解锁,也是Marko所说的抬头操作,当然,直板键盘机使用熟练也可以。通过滑动直接从解锁页面进入其他应用,也算一种提高效率的快捷操作。

 2:三主界面之间的切换

将最常用的页面组成三主页面,页面间无缝链接,可以循环,这样最多一步滑动即可到达想去的页面,相当简洁,在构建心理模型上,可以想象成为三张卡面连成一个环形。应用列表页面没有文件夹的设计,程序的分类问题有待解决;多任务页面也没有类似webos堆栈式的设计,同样是程序分类的问题。由于系统框架的不同,其他操作系统并没有将这三个页面并入同一个层级,一般将应用列表页面作为主页面,进入多任务页面会使用按键操作。(见前面的配图)

 3:主页面与应用之间的切换

在应用列表页面上通过点击图标进入应用,所有手机系统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回到主页面,键盘机一般按菜单键再选择退出选项,触屏机型如上图。

N9采用外框的手势区向屏幕内滑动,将应用看作一张卡片,打开一个应用,即是在主页面卡片上覆盖一张应用卡片,将外框向内屏滑动看作是将应用卡片推出去,之前被覆盖的主页面卡片重新出现,而应用卡片,则被推进了多任务界面。在这个过程中,手是参与到整个交互过程的,页面卡片是跟随手的滑动而滑动,主页面的显现也配合滑动手势,这就是N9给我建立的心理模型。

还有这么一种需求,就是直接关闭程序回到主界面,N9可以选择从上框滑动到下框来实现这种功能,但没有动画效果,个人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因为找不到合理的心理模型,还有就是距离太长,操作不方便。是否可以设置成为双指上滑,配合一个主界面由里向外出现的动画,再加点“哧哧”的撕书声?当然,最好忘了这件事儿,内存神马的是操作系统的事。

也有人说取三个方向边框向内滑动返回不同的主界面,也有人说在不改变现有模式的情况下用类似打开快捷栏的方式(从底部外框向内滑动一部分停住)从其他三个方向打开三个主界面或者主界面缩略图,个人的意见是:本意是为了高效,但未必高效。

4:应用之间的切换

N9的交互逻辑是这样的,应用1>上一级主界面>应用2所在主界面>应用2。若应用1与应用2在是同一主界面,则省略第三步,其中前三步的操作都是使用滑动手势,最后一步采用点击。其实是上面2与3的一个组合操作,就不做分析了。

5:应用内的切换

N9增加了不少滑动控件,如通过滑动左右切换中英文键盘,向下一滑关闭键盘,但当我看到应用页面里的虚拟返回键,菜单键时,顿时产生了回到Symbian v5的感觉,我想这应该是为了降低开发者的开发难度而做的一种妥协,但即便是这样,在系统层级采用了滑动手势来实现的返回操作,在应用页面还使用点击虚拟建来实现,这会造成多大的体验失衡,webos用手势实现返回操作,虽然不够直观,但至少实现了体验的统一。于是画了一个图来弥补我心中的失落。数字代表应用内的层级,每一级之间的切换都可以通过滑动无缝结合,告别返回键,还实现了前进键的功能。

 

在提一个滑动,双指从上框向内滑动,实现应用卡片翻转,卡片的背面就是设置菜单

最后我相信只要有合适的滑动控件,开发者们一定可以做出更多交互性更好的应用。

总结

触屏和手的关系决定了滑动手势将是触屏手机设备上最重要的输入方式,特别是在实现移动和联系的功能中,有着点击无法比拟的优势,两者应该相辅相成,共同提供良好的交互体验。

N9给我们带来了迄今为止最丰富的滑动手势,在形式上去掉了最后一个按键,用滑动手势代替了,但在应用内依然保留了两个一直存在的虚拟按钮,有很多功能还不完善,如快捷程序不能更改,删除程序比较麻烦,没有快捷开关,在应用中打开通知程序只能返回通知页面,应用程序页面分类,多任务页面分类的问题等,但瑕不掩瑜,Marko及他的团队创造了“三主屏”系统框架,外边框手势区,去掉了最后一个按键,改良了隐藏在滑动手势下的模拟式交互系统(swipe系统)。

其实,滑动手势一直存在,它仅仅是一种输入方式,各种移动设备的交互系统也一直在使用它,N9的交互体验与其他操作系统的交互体验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操作系统仅仅将滑动手势作为一种辅助输入方式,而N9挖掘了滑动手势的交互内涵,创造了由滑动手势(滑动手势为主要输入方式),拟物化页面,符合心理模型的系统框架共同组成的模拟式交互系统(swipe系统),给用户提供更直观,更流畅,更亲近,更优雅的操作体验,也让滑动手势在交互系统里占有了更重要的位置,衷心的希望N9的继承者们能将滑动手势交互系统发扬光大,让它完全融入操作系统,融入应用,融入我们的生活,让手回归自然。

当我问一朋友对N9的滑动手势的理解,他给了我一张他在洛阳拍的照片,觉得对滑动的见解,他比我有内涵的多

责任编辑:佚名 来源: 诺基亚博客
相关推荐

2012-11-27 09:29:40

MeeGoJollaSailfish

2011-12-12 13:21:34

2011-12-06 09:43:12

MaemoN9MeeGo

2011-12-30 21:39:41

诺基亚

2011-06-24 10:08:39

诺基亚N9Android

2011-12-06 09:23:01

诺基亚N9开发者

2012-01-06 09:05:09

2012-05-27 18:35:08

诺基亚

2011-09-02 14:22:05

N9MeeGoMarko Ahtis

2011-08-22 10:31:26

MeeGoN9诺基亚

2011-05-20 17:48:34

MeeGo 1.2MeeGo诺基亚

2011-10-12 11:03:14

诺基亚WP7N9

2011-12-13 10:07:25

N9

2011-12-01 13:48:57

诺基亚N9

2010-10-11 09:04:14

诺基亚N9MeeGo诺基亚

2011-06-21 11:29:56

ConnectionMeeGo诺基亚

2011-06-21 17:21:35

MeeGoN9诺基亚

2011-12-21 21:32:28

诺基亚

2011-06-21 23:57:45

诺基亚MeegoWindows Pho

2011-08-29 09:42:55

MeeGoN9Qt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